受到供應短缺、需求激增的刺激,全球各地的糧食價格飆漲,溫哥華終於也受到波及。由於國際米價在過去一年的漲幅高達100%,本地批發商醞釀在下週調高價格,零售業者也將被迫跟進。中英媒體先後披露此項消息之後,溫哥華各地超市都湧進搶購白米的人潮。
溫哥華的亞裔人口眾多,白米為主食,對於米價的變動特別敏感。過去一年國際米價漲幅超過100%,在加元升值效應的抵擋之下,本地市面上的米價並未出現波動。然而今年國際米價的漲勢更加凌厲,單單3月份就上漲了30%,終於傳出批發商即將漲價的消息。
雖然有少數大型連鎖超市業者表示暫時不會轉嫁予消費者,將進一步觀察市場情勢再做決定,但是部分獨立零售商已經表示,將自下週起調漲零售價格20%以為因應。許多消費者預期米價上漲已是難以避免,近日紛紛湧進超市先行搶購,很多人的購物車內是堆滿了20磅裝的白米,準備拿回家屯積。
除了米價即將上漲之外,由於受到國際小麥價格大漲的影響,麵粉價格早已逐步揚升。據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的麵粉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14%,麵包價格已漲升10%,麵條價格則大漲了25.2%。而家畜飼料價格也隨著各類穀物價格上揚,從去年10月至今已漲升45%,因此預料未來也將推升肉類、蛋類與奶製品的價格。
不過,新鮮蔬果的價格卻是呈現下降走勢,稍稍紓解食品成本的壓力。加國統計局的資料顯示,今年2月份的蔬菜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16.9%,水果價格則是下跌14.5%,以致於加國整體食品價格在2月份僅微幅上揚0.2%,消費者迄今並未明顯感受到食品價格上漲的壓力。
然而,在亞裔移民聚居的溫哥華,對於米價的變動無疑最是感受深刻。由於中國、印度、越南、高棉、埃及等稻米出口國無法因應國內的龐大需求,而相繼採取管制出口的措施;另一主要稻米生產國澳洲,則因連年乾旱而產量銳減;全球第四大稻米出口國美國,則是將大量耕地轉移從事高利潤農作物的生產,預料產量將持續減少,因此今年全球米價恐將進一步走高。
食米價格上漲不但將使溫哥華人的生活成本增加,當地眾多的亞洲美食餐飲業者更是受到嚴重衝擊。由於燃料價格也是不斷上漲,許多餐廳已不堪成本驟增的壓力而悄悄調漲價格;商場內標榜平價的美食廣場,各類餐飲價格也有上漲跡象。影響全球的食品漲價風,終於也吹進溫哥華。
2008年3月30日 星期日
2010冬奧租屋淘金熱
距離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還有兩年的時間,滑雪勝地威士勒(Whistler)的渡假屋出租市場已經開始燃燒。許多想要趁著冬奧大撈一筆的屋主,現在就利用各種管道刊登出租廣告,以供全球遊客提早預約,從一個房間到全屋出租都有,要價令人咋舌。
奧運是各國運動選手競技的盛會,同時也是主辦城市迎接商機的時刻,來自全球各地觀光客所帶來的龐大商業利益,當地居民自然也不願放過。2010冬奧主要競賽場地威士勒,原本就是著名的渡假景點,當地渡假屋的屋主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在網路上刊登廣告,自即日起預訂2010冬奧的住宿。
目前在免費廣告網站如Craiglist上登錄的冬奧租屋廣告愈來愈多,行情也愈炒愈高。2010冬奧期間,威士勒渡假村中心地帶的公寓單位,每一臥房的月租行情從7,000至10,000加元不等;豪華獨立屋的開價則有高達一個月10萬加元者。據威士勒當地的房屋仲介業者表示,他們還收到某一大企業的出價,願意以20萬加元的天價包租一棟豪華獨立屋一個月,以供員工前往參觀冬奧。
據溫哥華奧運籌委會估計,冬奧舉行期間會有25萬至30萬名遊客到訪,而整個大溫地區的旅館房間數只有26,000間,住房供不應求是可以預期的,因此需要大量民宿。而且不僅是威士勒的私人住宅可望成為搶手貨,大溫各個城市的屋主若有房間可供短期住宿,都可望分一杯羹。有些屋主甚至打算在冬奧期間出國渡假,既可全屋高價出租,又可避開擁擠的人潮。
目前在Craiglist上刊登的冬奧租屋廣告並不僅限於威士勒地區,包括溫哥華市、國際機場所在地列治文市、甚至更往南方的素里市,都有租屋廣告出現。在溫哥華市,四房城市屋有的叫價到月租35,000加元,每晚1400加元;最高者還有開價高達月租75,000加元。據房屋仲介業者估計,房屋所在地點固然會影響出租行情,但冬奧期間每人每晚200至400加元的行情應該並不離譜。
在此同時,嗅覺敏銳的人也開始架設2010冬奧租屋網站,瞄準此一市場。目前已有兩三個類似性質的網站出現,且都已累積相當的流量,其中一個今年初才設立的網站,如今每天收到的詢問郵件就多達一百多封,可見這個市場的潛力不容小歔。
不過,目前住在威士勒的一些長期租客就感到憤憤不平,因為許多屋主看上兩年後的天價行情,已經通知房客屆時要收回房子另租予觀光客,令他們不知要如何是好。儘管有消費者團體出面呼籲房東不要太短視,冬奧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不該犧牲長期租客的權益,但是面對這種可能一輩子只有一次的淘金機會,恐怕很少人會不動心吧!
奧運是各國運動選手競技的盛會,同時也是主辦城市迎接商機的時刻,來自全球各地觀光客所帶來的龐大商業利益,當地居民自然也不願放過。2010冬奧主要競賽場地威士勒,原本就是著名的渡假景點,當地渡假屋的屋主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在網路上刊登廣告,自即日起預訂2010冬奧的住宿。
目前在免費廣告網站如Craiglist上登錄的冬奧租屋廣告愈來愈多,行情也愈炒愈高。2010冬奧期間,威士勒渡假村中心地帶的公寓單位,每一臥房的月租行情從7,000至10,000加元不等;豪華獨立屋的開價則有高達一個月10萬加元者。據威士勒當地的房屋仲介業者表示,他們還收到某一大企業的出價,願意以20萬加元的天價包租一棟豪華獨立屋一個月,以供員工前往參觀冬奧。
據溫哥華奧運籌委會估計,冬奧舉行期間會有25萬至30萬名遊客到訪,而整個大溫地區的旅館房間數只有26,000間,住房供不應求是可以預期的,因此需要大量民宿。而且不僅是威士勒的私人住宅可望成為搶手貨,大溫各個城市的屋主若有房間可供短期住宿,都可望分一杯羹。有些屋主甚至打算在冬奧期間出國渡假,既可全屋高價出租,又可避開擁擠的人潮。
目前在Craiglist上刊登的冬奧租屋廣告並不僅限於威士勒地區,包括溫哥華市、國際機場所在地列治文市、甚至更往南方的素里市,都有租屋廣告出現。在溫哥華市,四房城市屋有的叫價到月租35,000加元,每晚1400加元;最高者還有開價高達月租75,000加元。據房屋仲介業者估計,房屋所在地點固然會影響出租行情,但冬奧期間每人每晚200至400加元的行情應該並不離譜。
在此同時,嗅覺敏銳的人也開始架設2010冬奧租屋網站,瞄準此一市場。目前已有兩三個類似性質的網站出現,且都已累積相當的流量,其中一個今年初才設立的網站,如今每天收到的詢問郵件就多達一百多封,可見這個市場的潛力不容小歔。
不過,目前住在威士勒的一些長期租客就感到憤憤不平,因為許多屋主看上兩年後的天價行情,已經通知房客屆時要收回房子另租予觀光客,令他們不知要如何是好。儘管有消費者團體出面呼籲房東不要太短視,冬奧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不該犧牲長期租客的權益,但是面對這種可能一輩子只有一次的淘金機會,恐怕很少人會不動心吧!
2008年3月13日 星期四
被遺棄的台加航線
距離台灣的總統大選只剩不到十天,溫哥華的台灣移民陸續束裝返台,準備共襄盛舉。這段期間也是學校放春假及復活節假期,剛好可以順道回台灣度假。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現在有大選特惠機票,這種撿便宜的機會,四年才一次。
只是這所謂的大選特惠機票,若與溫哥華─香港或溫哥華─上海/北京的機票價格相比,仍然是相當昂貴。長榮和華航經濟艙的特惠來回票價在910至999加元之間,不像往返中國的票價平時就在5-600加元左右,往返香港也低至600加元左右。
如果不是特惠機票,溫哥華─台北的機票價格可就更令人咋舌了。一般的淡季時期,溫哥華─台北直飛機票都在1200加元之譜;如果是在旺季,機票價格更會調漲到1500加元以上。若以現今加元對新台幣的匯率1:32來換算,機票成本已逼近新台幣5萬元,這還未加上稅金及其他附加費。
儘管票價已高得離譜,為了擴展客源以增加獲利,華航近年來還積極對印裔、東南亞裔移民促銷。如今看來果然頗有成效,只是讓台灣移民更加錯愕,因為大家進入機艙時,已經難以感受到來自台灣的親切感。
只是這所謂的大選特惠機票,若與溫哥華─香港或溫哥華─上海/北京的機票價格相比,仍然是相當昂貴。長榮和華航經濟艙的特惠來回票價在910至999加元之間,不像往返中國的票價平時就在5-600加元左右,往返香港也低至600加元左右。
如果不是特惠機票,溫哥華─台北的機票價格可就更令人咋舌了。一般的淡季時期,溫哥華─台北直飛機票都在1200加元之譜;如果是在旺季,機票價格更會調漲到1500加元以上。若以現今加元對新台幣的匯率1:32來換算,機票成本已逼近新台幣5萬元,這還未加上稅金及其他附加費。
比較兩岸三地的機票價格,台灣移民真是愈看愈鬱卒。機票價格反映出移民實力的消長,台灣移民的數量減少,使得台加航線日漸不受重視。中國移民蜂擁而至,相關航線的載運量大增,促使主要航空公司紛紛轉向迎接此一重要客源。
加拿大的主要航空公司多年前即已停飛台加航線,轉而大量增加飛往北京、上海的航班。這使得台加直飛航線只剩下台灣的長榮與華航在經營,市場競爭性不再,票價也就居高不下。
眼見飛往中、港兩地的機票價格一路走低,尤其是甘泉航空帶動一連串的降價效應,台灣移民心中都很困惑,為何台加機票的價格硬是紋風不動?若以航程相比,飛台哩程與香港、上海也相差不遠,航運成本的差異應非主要因素。
這似乎是一條被業界遺忘的航線。唯一可能的合理解釋是赴台旅客太少,除了台灣移民往返之外,台加航線吸引不到其他旅客,尤其是眾多往返中國的旅客可以順道在香港停留,但卻無法經台灣往返中國。這使得台加航線的吸引力日益下降,終至被眾人遺棄。
儘管票價已高得離譜,為了擴展客源以增加獲利,華航近年來還積極對印裔、東南亞裔移民促銷。如今看來果然頗有成效,只是讓台灣移民更加錯愕,因為大家進入機艙時,已經難以感受到來自台灣的親切感。
有些台灣移民為了省錢,或是對台加的機票價格看不下去,乾脆轉往西雅圖搭機返台。西雅圖距溫哥華只有三小時左右的車程,但機票價格卻便宜很多,在750美元左右。以目前加元強過美元來看,自然是有不錯的吸引力,只是難免舟車勞頓,而且現在美加邊界的通關時間不易預估。
這兩年台灣移民相繼回流,機票價格令人手軟,或許也是原因之一。眼見每年辛苦工作所得之中,孝敬給這兩大航空公司的比重愈來愈高,許多空中飛人家庭只好回去「愛台灣」了。在台灣的總統大選,朝野人士為了三通議題而爭辯不已,大概很少人想到,遠在加拿大的台灣移民,也因兩岸遲遲未三通而受到波及吧!
2008年3月7日 星期五
機票廉 返港熱 華人商家苦
香港的甘泉航空(Oasis Airline)從去年春末夏初開始推出溫哥華─香港航線的廉價機票,對溫哥華航運市場投下震撼彈。不到一年的時間,溫哥華─香港航線的機票價格全面走低,造福了消費者,但卻對溫哥華當地的華人商家造成重擊,餐飲業、零售業都唉聲嘆氣。
從去年以來,甘泉航空的低價促銷策略就是香港移民圈的熱門話題,香港─溫哥華單程機票被壓低至前所未見的200加元價位,從299到239,至去年年底更降至229加元,轟動溫哥華。受到甘泉航空的刺激,包括加航(Air Canada)和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 Airways)的香港機票也跟進降價,掀起香港移民的返鄉熱潮。
據溫哥華國際機場(YVR)的粗略估計,自從甘泉航空於去年六月開始營運,至去年九月的三個月時間內,溫哥華機場往返香港的旅客流量就增加了50%以上。許多久居溫哥華的香港移民受到廉價機票的吸引,都紛紛收拾行囊回香港一遊。來自中國南方的中國移民也樂於利用廉價機票,先經香港血拼再回中國。
加元升值也強化了許多人返港探親旅遊的意願,尤其是在有「購物天堂」之稱的香港血拼,與溫哥華本地的價格相比,真是太便宜了。既然機票這麼低廉,搭機返港探親兼吃喝玩樂,怎麼算都很划算。難怪有些長年未回香港的移民,現在都動了返鄉念頭。
不過,溫哥華的華人商家卻因此遭受無妄之災。香港移民掀起返鄉潮,本地的消費市場就冷清了不少,受影響最大的就是餐飲業和零售業。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華人商家就開始感受到市況走下坡,一些原本在用餐時間一位難求的餐廳,現在都顯得空蕩蕩的,老闆們個個唉聲嘆氣。連他們也承認,2百多元的機票實在太誘人了,他們自己的家人也都急著買機票回香港。
溫哥華太陽報(Vancouver Sun)日前特別走訪一家被一位紐約作家讚譽為「中國以外地區的最佳中餐廳」,這家標榜精緻餐飲的中餐廳位於列治文(Richmond)著名的華人飲食街,記者本是告知餐廳老闆這項喜訊,沒想到他卻告訴記者,他已經快撐不下去了,廉價機票讓顧客大量流失,現在根本無利可圖,而且他也不預期這項美譽能讓他的生意起死回生。
零售業者同樣是叫苦連天,溫哥華最大的亞洲商場時代坊(Aberdeen Center)也向記者透露生意量明顯下滑,都是因為廉價機票和加元升值的雙重誘因促使消費者流往香港。現在他們只能寄望廉價機票也帶動中國南方和香港的遊客前來溫哥華,彌補一下本地流失的客源。
從去年以來,甘泉航空的低價促銷策略就是香港移民圈的熱門話題,香港─溫哥華單程機票被壓低至前所未見的200加元價位,從299到239,至去年年底更降至229加元,轟動溫哥華。受到甘泉航空的刺激,包括加航(Air Canada)和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 Airways)的香港機票也跟進降價,掀起香港移民的返鄉熱潮。
據溫哥華國際機場(YVR)的粗略估計,自從甘泉航空於去年六月開始營運,至去年九月的三個月時間內,溫哥華機場往返香港的旅客流量就增加了50%以上。許多久居溫哥華的香港移民受到廉價機票的吸引,都紛紛收拾行囊回香港一遊。來自中國南方的中國移民也樂於利用廉價機票,先經香港血拼再回中國。
加元升值也強化了許多人返港探親旅遊的意願,尤其是在有「購物天堂」之稱的香港血拼,與溫哥華本地的價格相比,真是太便宜了。既然機票這麼低廉,搭機返港探親兼吃喝玩樂,怎麼算都很划算。難怪有些長年未回香港的移民,現在都動了返鄉念頭。
不過,溫哥華的華人商家卻因此遭受無妄之災。香港移民掀起返鄉潮,本地的消費市場就冷清了不少,受影響最大的就是餐飲業和零售業。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華人商家就開始感受到市況走下坡,一些原本在用餐時間一位難求的餐廳,現在都顯得空蕩蕩的,老闆們個個唉聲嘆氣。連他們也承認,2百多元的機票實在太誘人了,他們自己的家人也都急著買機票回香港。
溫哥華太陽報(Vancouver Sun)日前特別走訪一家被一位紐約作家讚譽為「中國以外地區的最佳中餐廳」,這家標榜精緻餐飲的中餐廳位於列治文(Richmond)著名的華人飲食街,記者本是告知餐廳老闆這項喜訊,沒想到他卻告訴記者,他已經快撐不下去了,廉價機票讓顧客大量流失,現在根本無利可圖,而且他也不預期這項美譽能讓他的生意起死回生。
零售業者同樣是叫苦連天,溫哥華最大的亞洲商場時代坊(Aberdeen Center)也向記者透露生意量明顯下滑,都是因為廉價機票和加元升值的雙重誘因促使消費者流往香港。現在他們只能寄望廉價機票也帶動中國南方和香港的遊客前來溫哥華,彌補一下本地流失的客源。
2008年2月27日 星期三
溫哥華的亞洲傳奇─飲食篇
中國人講究食補、藥補,只要是能「補」的東西,絕對不會放過。
溫哥華所在的卑詩省臨海,海產極為豐富,其中鮭魚(三文魚)的營養價值高,是中外人士都熟悉的漁產。但是有一種海產卻是老外從來不吃的,卻被華人視為珍寶,令老外嘖嘖稱奇,那就是geoduck(發音是 “gooey-duck”),香港老饕們稱之為「象拔蚌」。
象拔蚌的長相怪異,看起來像是貝類,外表是兩片很大的蚌殼,一條長又粗大、像是象鼻子般的物體從兩片殼中向外伸出,這也是中文名字的由來。這條象鼻般的物體外表粗糙,還有皺折,看起來神似男性象徵,因此迷信食補的香港饕客一看即如獲至寶。
在1970年代的時候,卑詩省的象拔蚌還是非常廉價且乏人問津的。可是到80年代中期香港移民大量湧入之後,象拔蚌就變得炙手可熱,身價百倍。後來又隨著部分香港移民回流或是轉進大陸,象拔蚌也就跟著漂洋過海到了亞洲,成為香港、上海、北京等各地高級餐廳內的名貴菜餚。
象拔蚌已成為卑詩省重要的出口產品之一,而且95%都是出口至大中國地區。在高峰時期,曾經一年出口1200萬磅,引起政府關切,擔心濫捕過度,現在限制每年出口量不能超過350萬磅。象拔蚌的價格在產地和餐廳則是有天壤之別,本地漁民捕獲售出時是每磅1.25加元左右,一般市面零售大約10加元一磅,但是在香港的酒樓中卻是一盤要價1000港幣,相當於200加元,超過新台幣6000元。
據信象拔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多數都是有百歲以上的高齡,有經驗的專家可從外殼的環狀紋路看出年齡。象拔蚌通常是棲息在海底的沙層內,必須由潛水人員下海去挖取,但有時也會在海邊的沙灘深層找到象拔蚌的蹤跡。
有一位朋友在台灣藝文圈小有名氣,移民到溫哥華後也結交了一些本地的藝術家。某年夏天,他和另一個朋友兩家人一起到一位加拿大藝術家的家中度假。這位藝術家住在卑詩省外海的小島上,屋子的後院延伸出去就是海灘,風景美如世外桃源。
就在欣賞夕陽美景之際,台灣友人突然發現沙灘下方有些動靜,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就開始往下挖掘,沒想到竟挖出象拔蚌來。這下不得了,大家欣喜若狂,就在沙灘上瘋狂地四處挖掘起來,最後挖出三、四十隻來,不但立刻大快朵頤,還滿載而歸。
那位加拿大藝術家看到華人把這些古老生物都變成了盤中美味,以及自家後院沙灘滿目瘡痍的景象,瞠目結舌地說不出話來。他們大概從不知道,原來自家後院藏了這麼多稀世補品呢!
溫哥華所在的卑詩省臨海,海產極為豐富,其中鮭魚(三文魚)的營養價值高,是中外人士都熟悉的漁產。但是有一種海產卻是老外從來不吃的,卻被華人視為珍寶,令老外嘖嘖稱奇,那就是geoduck(發音是 “gooey-duck”),香港老饕們稱之為「象拔蚌」。
象拔蚌的長相怪異,看起來像是貝類,外表是兩片很大的蚌殼,一條長又粗大、像是象鼻子般的物體從兩片殼中向外伸出,這也是中文名字的由來。這條象鼻般的物體外表粗糙,還有皺折,看起來神似男性象徵,因此迷信食補的香港饕客一看即如獲至寶。
在1970年代的時候,卑詩省的象拔蚌還是非常廉價且乏人問津的。可是到80年代中期香港移民大量湧入之後,象拔蚌就變得炙手可熱,身價百倍。後來又隨著部分香港移民回流或是轉進大陸,象拔蚌也就跟著漂洋過海到了亞洲,成為香港、上海、北京等各地高級餐廳內的名貴菜餚。
象拔蚌已成為卑詩省重要的出口產品之一,而且95%都是出口至大中國地區。在高峰時期,曾經一年出口1200萬磅,引起政府關切,擔心濫捕過度,現在限制每年出口量不能超過350萬磅。象拔蚌的價格在產地和餐廳則是有天壤之別,本地漁民捕獲售出時是每磅1.25加元左右,一般市面零售大約10加元一磅,但是在香港的酒樓中卻是一盤要價1000港幣,相當於200加元,超過新台幣6000元。
據信象拔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多數都是有百歲以上的高齡,有經驗的專家可從外殼的環狀紋路看出年齡。象拔蚌通常是棲息在海底的沙層內,必須由潛水人員下海去挖取,但有時也會在海邊的沙灘深層找到象拔蚌的蹤跡。
有一位朋友在台灣藝文圈小有名氣,移民到溫哥華後也結交了一些本地的藝術家。某年夏天,他和另一個朋友兩家人一起到一位加拿大藝術家的家中度假。這位藝術家住在卑詩省外海的小島上,屋子的後院延伸出去就是海灘,風景美如世外桃源。
就在欣賞夕陽美景之際,台灣友人突然發現沙灘下方有些動靜,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就開始往下挖掘,沒想到竟挖出象拔蚌來。這下不得了,大家欣喜若狂,就在沙灘上瘋狂地四處挖掘起來,最後挖出三、四十隻來,不但立刻大快朵頤,還滿載而歸。
那位加拿大藝術家看到華人把這些古老生物都變成了盤中美味,以及自家後院沙灘滿目瘡痍的景象,瞠目結舌地說不出話來。他們大概從不知道,原來自家後院藏了這麼多稀世補品呢!
2007年11月24日 星期六
Black Friday or Buy Nothing Day?
昨天是美國感恩節後的「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 瘋狂購物日,今年加拿大人似乎比美國人還瘋狂。由於加元價位現已超越美元,美國物價本就較加國低廉,再加上Black Friday的折扣驚人,許多加拿大人是連夜飛奔南下去血拼。
一些美國商場在Black Friday的午夜零時開始營業,因此眾多加拿大人從週四晚間就開始駕車南下,許多旅行社還特別推出Black Friday南下購物團,週四晚間出發,週五早上返回加拿大,據悉是團團爆滿。
有些不方便請假的加拿大上班族,竟然是通宵血拼之後,再於凌晨時分趕回來上班。所以像溫哥華以南的美加邊境入境通道,從凌晨四點就開始塞車。不過,凌晨北返還是比較好的。到了天亮以後,排隊通關的情形愈來愈嚴重,至中午時分已經要排三個小時以上。
在美國商場血拼,排隊也是少不了的經驗。從商場門外等待入場就要排隊30至45分鐘,搶購商品後付款又要再排隊1至1個半小時,甚至連上廁所也要排上15至20分鐘。
雖然處處要排隊,但是加拿大人仍然大呼值得,因為大減價後的商品價格實在太便宜。很多人完全不擔心花了多少錢,而是煩惱採買的東西太多了,要如何才能擠出空間載回加拿大。
有趣的是,加拿大人昨天忙著南下血拼,似乎沒有人記得昨天也是北美的Buy Nothing Day,而這個活動還是由一位溫哥華人士發起的。這項社會運動源起於1992年,由溫哥華的藝術家Ted Dave所推動,主要目的是呼籲世人對當前過度消費的生活習性有所反省,因而故意選在北美最重要的採購日Black Friday來進行。
目前全世界已有65個國家參與這項活動,不過在北美以外的地區,則是以感恩節後的週六 (也就是今天) 為Buy Nothing Day。然而,世界各國看到加拿大人昨天大舉南下、瘋狂搶購的盛況,是否會啞然失笑呢?
一些美國商場在Black Friday的午夜零時開始營業,因此眾多加拿大人從週四晚間就開始駕車南下,許多旅行社還特別推出Black Friday南下購物團,週四晚間出發,週五早上返回加拿大,據悉是團團爆滿。
有些不方便請假的加拿大上班族,竟然是通宵血拼之後,再於凌晨時分趕回來上班。所以像溫哥華以南的美加邊境入境通道,從凌晨四點就開始塞車。不過,凌晨北返還是比較好的。到了天亮以後,排隊通關的情形愈來愈嚴重,至中午時分已經要排三個小時以上。
在美國商場血拼,排隊也是少不了的經驗。從商場門外等待入場就要排隊30至45分鐘,搶購商品後付款又要再排隊1至1個半小時,甚至連上廁所也要排上15至20分鐘。
雖然處處要排隊,但是加拿大人仍然大呼值得,因為大減價後的商品價格實在太便宜。很多人完全不擔心花了多少錢,而是煩惱採買的東西太多了,要如何才能擠出空間載回加拿大。
有趣的是,加拿大人昨天忙著南下血拼,似乎沒有人記得昨天也是北美的Buy Nothing Day,而這個活動還是由一位溫哥華人士發起的。這項社會運動源起於1992年,由溫哥華的藝術家Ted Dave所推動,主要目的是呼籲世人對當前過度消費的生活習性有所反省,因而故意選在北美最重要的採購日Black Friday來進行。
目前全世界已有65個國家參與這項活動,不過在北美以外的地區,則是以感恩節後的週六 (也就是今天) 為Buy Nothing Day。然而,世界各國看到加拿大人昨天大舉南下、瘋狂搶購的盛況,是否會啞然失笑呢?
2007年9月29日 星期六
加元狂飆 加人血拼
加元在9月份真是揚眉吐氣,9月20日站上與美元1比1的等價地位之後,28日收盤更超越美元,成為1加元兌1.005美元,南下血拼的人潮勢必更加洶湧不絕了。
一向在潛意識中存有優越感的美國人,現在可把加拿大人奉為上賓。鄰近美加邊境的一些美國城鎮,最近出現許多巨大的加拿大楓葉旗隨風飄揚,零售業者和旅館紛紛在醒目處掛上「提供法語服務」的字樣,部分美式餐廳還特別調整菜單,開始供應加拿大式的薯條與醬汁。在美國經濟開始走下坡之際,美國業者漸把希望寄託於大量南下的加拿大人身上。
這是加元強勁升值後出現的特殊景象。每逢週末假日,美加邊境的海關都是車水馬龍,一邊是等待南下渡假、血拼的加拿大人,另一頭則是滿載而歸的加拿大人。儘管等候通關的時間可能長達幾個小時,加拿大人仍然樂此不疲。隨著加元匯價突破1美元,加拿大人的購買力不斷增強,小至邊境免稅商店的名牌商品,大至家庭電器、甚至汽車,都成為加拿大人南下採購的目標。美國人為了迎接加拿大客戶的到來,紛紛推出各種「貼心」服務,這是31年來加拿大人最神氣的時刻。
有趣的是,隨著美、加兩國幣值接近,加拿大人的思維也有了變化,出現「美國化」的傾向。舉例來說,美國人喜歡興訟的習性,加拿大人現在也學會了。加元升值趨勢已進行了五年,但是加國國內物價並未顯著下降,從雜誌書籍、日常用品,大至汽車等由美國進口的商品,至今仍未反映匯率變化,加國消費者所支付的價格仍然高出美國甚多,其中又以汽車的價差最大,一般轎車就相差一兩萬加元之譜,豪華車種更可能高出五、六萬加元。一向溫和的加拿大人此刻終於忍無可忍,仿傚美國人告上法庭討公道,由消費者組織出面向主要車商提起集體訴訟,要求它們對於過去兩年買車的加國消費者提供20億加元的賠償。
加拿大人現在開始精打細算了,任何商品的價格都拿來與美國比較。如今加元價位已經超越美元,消費者更認為同樣商品的加元價格即使不是比美元計價便宜,也至少應與美元等價,再也不願意支付高於美元的售價。聖誕購物旺季將至,如果加拿大零售業者仍無反應,美加邊境的車陣必然是愈來愈壯觀。
一向在潛意識中存有優越感的美國人,現在可把加拿大人奉為上賓。鄰近美加邊境的一些美國城鎮,最近出現許多巨大的加拿大楓葉旗隨風飄揚,零售業者和旅館紛紛在醒目處掛上「提供法語服務」的字樣,部分美式餐廳還特別調整菜單,開始供應加拿大式的薯條與醬汁。在美國經濟開始走下坡之際,美國業者漸把希望寄託於大量南下的加拿大人身上。
這是加元強勁升值後出現的特殊景象。每逢週末假日,美加邊境的海關都是車水馬龍,一邊是等待南下渡假、血拼的加拿大人,另一頭則是滿載而歸的加拿大人。儘管等候通關的時間可能長達幾個小時,加拿大人仍然樂此不疲。隨著加元匯價突破1美元,加拿大人的購買力不斷增強,小至邊境免稅商店的名牌商品,大至家庭電器、甚至汽車,都成為加拿大人南下採購的目標。美國人為了迎接加拿大客戶的到來,紛紛推出各種「貼心」服務,這是31年來加拿大人最神氣的時刻。
有趣的是,隨著美、加兩國幣值接近,加拿大人的思維也有了變化,出現「美國化」的傾向。舉例來說,美國人喜歡興訟的習性,加拿大人現在也學會了。加元升值趨勢已進行了五年,但是加國國內物價並未顯著下降,從雜誌書籍、日常用品,大至汽車等由美國進口的商品,至今仍未反映匯率變化,加國消費者所支付的價格仍然高出美國甚多,其中又以汽車的價差最大,一般轎車就相差一兩萬加元之譜,豪華車種更可能高出五、六萬加元。一向溫和的加拿大人此刻終於忍無可忍,仿傚美國人告上法庭討公道,由消費者組織出面向主要車商提起集體訴訟,要求它們對於過去兩年買車的加國消費者提供20億加元的賠償。
加拿大人現在開始精打細算了,任何商品的價格都拿來與美國比較。如今加元價位已經超越美元,消費者更認為同樣商品的加元價格即使不是比美元計價便宜,也至少應與美元等價,再也不願意支付高於美元的售價。聖誕購物旺季將至,如果加拿大零售業者仍無反應,美加邊境的車陣必然是愈來愈壯觀。
2007年3月8日 星期四
周杰倫的粉絲
加拿大人一直強調多元文化,對於移民來說,重點多是放在如何融入主流文化,主流人士融入其他族裔文化的情形並不多見,尤其是其他族裔的流行文化。
但是在青少年的生活圈中卻是另一番景象。溫哥華的亞裔、尤其是華裔學生眾多,竟然帶動了白人小孩對亞洲流行文化的濃厚興趣。
大兒子正在讀高中,他從小在加拿大長大,對亞洲流行文化一無所悉。但是他的同學Braedon是義大利裔,從未去過亞洲,從小時候觀看日本卡通節目開始,到稍後閱讀日本漫畫、迷上日本遊戲,並去學習日本武術,對亞洲文化極為著迷。
Braedon的長相俊俏,一頭金髮,是標準白人模樣,但是卻超想變成亞洲人。他刻意把頭髮染成褐色再挑染,理由是「這樣看起來比較Asian」,和亞裔朋友在一起才像自己人。
凡是亞裔青少年喜愛的事物,Braedon都興趣濃厚,甚至學得比亞裔小孩還專精。例如在亞洲極為風行的跳舞機,Braedon就是個中高手。他常到亞裔青少年喜歡聚集的遊樂場,挑戰跳舞機上的最高難度動作,技驚四座,往往吸引眾人圍觀,成為個人秀。
而現在拜mp3之賜,從網路上下載音樂極為方便,這些青少年的音樂口味也更為多元。除了流行的英美流行歌曲之外,他們也樂於嘗試中文、日文歌曲。
或許是受到其他華裔學生的引介,Braedon現在對王力宏、周杰倫、Hot Dog等台灣當紅歌手都極為熟悉,其中對周杰倫的音樂尤其讚不絕口。而且為了理解周杰倫的歌,他竟然興起學中文的念頭,在網路上四處搜尋學中文的軟體,還到處找華裔學生練習中文。
周杰倫是產自台灣本土的歌手,並未受過西方教育的洗禮,他成為華語流行歌曲的天王並不令人意外,但是能夠吸引完全不懂中文的青少年(本地很多華裔青少年也不懂中文)成為超級粉絲,可見他的音樂魅力無國界。周杰倫大概也想不到吧,他對於促進文化交流大有貢獻呢!
但是在青少年的生活圈中卻是另一番景象。溫哥華的亞裔、尤其是華裔學生眾多,竟然帶動了白人小孩對亞洲流行文化的濃厚興趣。
大兒子正在讀高中,他從小在加拿大長大,對亞洲流行文化一無所悉。但是他的同學Braedon是義大利裔,從未去過亞洲,從小時候觀看日本卡通節目開始,到稍後閱讀日本漫畫、迷上日本遊戲,並去學習日本武術,對亞洲文化極為著迷。
Braedon的長相俊俏,一頭金髮,是標準白人模樣,但是卻超想變成亞洲人。他刻意把頭髮染成褐色再挑染,理由是「這樣看起來比較Asian」,和亞裔朋友在一起才像自己人。
凡是亞裔青少年喜愛的事物,Braedon都興趣濃厚,甚至學得比亞裔小孩還專精。例如在亞洲極為風行的跳舞機,Braedon就是個中高手。他常到亞裔青少年喜歡聚集的遊樂場,挑戰跳舞機上的最高難度動作,技驚四座,往往吸引眾人圍觀,成為個人秀。
而現在拜mp3之賜,從網路上下載音樂極為方便,這些青少年的音樂口味也更為多元。除了流行的英美流行歌曲之外,他們也樂於嘗試中文、日文歌曲。
或許是受到其他華裔學生的引介,Braedon現在對王力宏、周杰倫、Hot Dog等台灣當紅歌手都極為熟悉,其中對周杰倫的音樂尤其讚不絕口。而且為了理解周杰倫的歌,他竟然興起學中文的念頭,在網路上四處搜尋學中文的軟體,還到處找華裔學生練習中文。
周杰倫是產自台灣本土的歌手,並未受過西方教育的洗禮,他成為華語流行歌曲的天王並不令人意外,但是能夠吸引完全不懂中文的青少年(本地很多華裔青少年也不懂中文)成為超級粉絲,可見他的音樂魅力無國界。周杰倫大概也想不到吧,他對於促進文化交流大有貢獻呢!
訂閱:
文章 (Atom)